當今社會是信息的時代,手機、電腦人人皆有,它們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必備品,一天不用,就感覺無聊。
電子行業制造門類眾多,工藝復雜,主要的職業危害因素為有毒化學物質、金屬粉塵、焊接煙霧、噪音、輻射等。讓人擔憂和痛心的是,有些電鍍、清洗、涂裝等危害嚴重的工作轉移給小型電子廠,缺乏有效的職業保護及培訓,工人缺乏渠道去了解所處工作環境中的職業危害,許多人身受其害卻渾然不覺,直到患了職業病才追悔莫及。近期,國家安全監管部門已經著手對我國使用有機溶劑IT制造企業職業病危害狀況進行調查研究,并將進行相關整治。
1
“洗板水”傷肝易誤診為肝病
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職防專家介紹說,由于生產的需要,電子加工使用多種有機溶劑,如天那水、去漬油、洗板水、白電油、膠水等,多含有苯系物、正己烷、三氯乙烯、異丙醇、丙酮等,很容易在空氣中揮發,徒手接觸,危害性都很高。
化學品侵入主要有三種途徑:皮膚滲入、呼吸道吸入、食入。對電子制造業的工人來說,主要的途徑是前兩種。
電子廠常用某些有毒有害的溶劑作為清洗劑,例如洗板水,主要的成分是三氯乙烯。三氯乙烯中毒會對工人產生肝功能損害,癥狀類似于肝炎。有些三氯乙烯中毒患者因被誤診為肝病,未能對癥下藥以致死亡。
天那水也很常用,通常含有苯和甲苯。苯是劇毒化學品,有強致癌性,慢性苯中毒患者多發再生障礙性貧血,即白血病。甲苯也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。還有一種常用溶劑叫白電油,又名去漬油,主要成分是正己烷,毒性比苯低。
近年,許多工廠用它代替含苯溶劑,但因使用不當,車間環境差,不通風,缺乏防護措施,造成許多工人正己烷中毒。正己烷可破壞人的周圍神經,患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一個主要癥狀就是四肢無力、麻木、酸痛。2009年我市沙井德圳昌電子公司、蘇州聯建公司正己烷中毒事件正是使用白電油清洗手機視屏,未采取防護措施,導致多名工人正己烷中毒。
2
電子輻射危害不容小視
專家介紹說,許多電子加工使用射線檢測儀、高頻、微波等儀器,操作工人可接觸到輻射。X、伽馬射線、同位素屬于電離輻射,高頻、紅外線、微波等屬非電離輻射。
電子行業常見的電離輻射有:X光(常用于電路板的制作、測試電路錯誤)、放射性同位素(常用于測試密封后零件內是否有空氣)。儀器都設有屏蔽保護裝置,在檢修、違章操作時易造成射線泄漏,接觸過量電離輻射引發白細胞降低、貧血等放射病。
常見的非電離輻射有:無線電波(常產生于增塑、粘合、焊接、固化環氧等工序)、微波、紅外線、紫外線、激光等。其中微波、紫外線及激光是最危險的非電離輻射。醫學研究顯示,工人接觸過量微波后,會導致心臟、甲狀腺及神經系統毛病。激光非常危險,不僅會立即燒傷眼睛和皮膚,還可能導致失明。紫外線可引起急性皮膚燒傷和眼睛損傷,如工作時不戴防護眼罩,可導致失明。B型紫外光還可誘發皮膚癌。
3
工作8小時噪音不能超85分貝
噪音也是電子行業里的職業危險隱患。職防專家介紹說,音量過高或刺耳的噪音,會使人體緊張,甚至導致永久失聰。高血壓、神經紊亂、頭痛等身體不適與噪音所致的緊張有關。電子廠內的噪音主要來自金屬搗碎機、切割儀器、打磨及包裝機等。人對噪音的最大容忍程度約120?140分貝。我國現行有關噪音的國家標準規定:如果每天工作8小時,噪音水平不能超過85分貝。
專家指出,處在噪聲環境,未作防護,對人體聽力的損害呈漸進性,工作幾年后,不知不覺出現聽力下降,治療恢復較困難,越早發現,恢復越快。所以在產生噪聲的場所,應該采用降噪設施或自動化減低噪聲強度,合理安排工作時間,工人佩戴合適的防護耳塞或耳罩,定期對工人職業健康檢查,監測聽力變化,有聽力損害的,要及時調離和治療恢復。
4
有機溶劑嚴禁直接接觸
專家指出,企業應承擔起職業病防治的主體責任,加強職業病防治管理。盡量采用無毒或低毒的化學物代替高度化學物,使用有毒的崗位隔離,工藝機械化、密閉化和自動化,減少接觸。作業場所設置全面有效的通風設施,并加設局部排氣罩,直接排出有毒氣體,依法定期對作業場所有毒有害因素檢測和評價,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,對超標崗位及時整改。正確保管、使用有機溶劑,個人佩戴防毒口罩和防護手套,嚴禁直接接觸有機溶劑。定期對接觸有毒有害崗位的工人職業健康檢查,做好健康監護。加強對工人職業健康培訓,掌握預防和控制職業危害的方法,自覺遵章守紀,保護健康。